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

作業一:地圖


99202030 政治二 方謚誠

  此圖顯示了台灣各地學生考上台灣大學的分布情形,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張圖,腦袋登時浮現了地域不平等的概念。

  圖中解讀大致可論為考上台灣大學的地區大多集中於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等大都會帶。造成這種情形的可能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因為教育師資的良莠不一;或者是因為讀書風氣的不同;抑或是地方各級產業的分布狀況不同,造成貧富上的差距,進而使孩童在學習上的資源分配不均等等。

  不論如何,此種階層化的情形已經發生,也顯露出地區發展不均衡,多為都市人口能如願就讀第一學府,鄉村人口得以圓夢的學生卻永遠是少數,如此狀況若持續下去,將會導致:都會帶充斥著高學府人口,鄉村帶反之,如此情狀,政府自然會更加照顧富有能促進國家發展菁英的都會帶,冷落了鄉村帶,強化了地域不平等的情形,成為一種惡性循環。

  台灣的貧富差距也是因為地區發展不均而得來的,而這張圖具有由小見大的效果,畢竟國家未來發展方向是要交給下一代,而教育是其中過程相當基本且重要的一環,地區如此的學歷不均衡也導致地區上的貧富差異,政府會如此功利以不平等的態度對待狀況不同的地區,說到底也是急於為了國家發展,但各地人民若無法普遍富庶,只會讓鄉村青少人口急於遷於都市,如此又要導致都市人口老化鄉村勞力人口不足等併發狀況,實在不得將此圖引以為戒。

99202027政治二  孟祥龍
城鄉差距一直以來都是執政者致力消弭的國家發展問題之一,而本圖只是台灣城鄉差距問題的一環----教育資源,縱使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地緣因素影響了中南部學生的升學情形(例如:一定有為數不少的南部優秀學生可以上台大但卻選擇成大),但台大學生明顯高度不均,集中於台北地區以及其他台中、高雄、台南等都會地區,卻是不爭的事實,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卻又談何容易。
在都會地區,擁有較高的平均收入、較多的補教資源,也往往是明星高中的所在地,自然會吸引較多的優秀學生優秀老師,這樣的循環年復一年,自然造成了優秀師生的聚集,台大學生的來源也日益集中。
但若要以此圖就妄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結論恐怕也是不公平的,或許在農業縣市或是花東地區的學生,所處的環境比較多元也不像都會地區如此競爭,因此對他們而言,讀書可能並非唯一的選擇,此外,那些地方的收入水平也比都會地區低,可能會造成許多學生必須提早進入職場......。但無論如何,這張圖還是值得令人深思的。

99202041 政治二 吳嘉儀

「城鄉差距」是我看見這張地圖時,腦中反射性浮現的想法。城鄉差距所含括的不僅僅只是硬體設備這類型資源的懸殊差距,更涵蓋了經濟水準的差異。經濟水準的差異可以進而延伸至教育資源的差別,曾經看過一份論文,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告訴了閱讀者的資訊是:台灣大學的學生家庭經濟水準、家長教育程度較台灣其他大學來得高。這份論文的資訊是可以在腦中清晰連結的,我想,讓子女進入高等教育殿堂必須有經濟的支持,而通常來說,較會要求子女課業成就的家長,普遍是自身教育程度達一定水準的。而台北為台灣的首都,平均經濟水平又在台灣其他區域之上,這樣的條件之下,許多父母給予子女的經濟資源、教育資源
較其他區域來說更為充足,不難聯想台灣大學的學生主要都來自北部地區。然而,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是為政者需要留心關注的,或許這個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,但一國的人才是需要用心去培養的,要讓人才不因外在條件而受限制,以長遠的角度來看,不論是教育上的資源或是改善經濟狀況,政府們都應制定良好政策改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